與同志同行 大約十年前,一個我已經認識了六年的男學生,告訴我他的情人是男的,我當場至少有五分鐘不會說話。他在一邊默默的等待,我聽到自己嘆了一口氣,自言自語的說:「原來你在約會的人不是女的,害我說了那麼多!」我第一次發現,同志是我認識的人。 從那時候開始,我的身邊就不時出現不同階段的大小同志,不是表示我多怎樣會幫助他們,只是他們似乎知道,我知道他們其實是普通人。 從聆聽陪伴的過程,我也不停的學習去覺察自己,我內心裡有沒有對這個族群的成見?剛開始,我會很小心的不去提到這樣的話題,但是因為彼此的信任,他們會把滿出來的情緒和無法紓解的困境,像往常一樣對我傾訴,我除了仔細聽之外,慢慢學會圈內的慣用語彙,於是我們師生間可以恢復到他們出櫃前的談話品質。當一群同志學生們和我一起聊天時,他們可以說他們自己想說的話,不必經過轉換或修飾。從某個角度來說,我是被他們信任的。然後,曾經有一段時間,幾乎是搶著幫忙說出他們的感受,好像我是專家一樣,甚至會胡亂的把別人斷定是同志,當然也曾經被好好的修理了一頓。 好幾年前,曾經和一些年輕同志,一起策劃討論寫了一本同志的書,主筆是一位學哲學的研究所學生,從開始提出構想到動筆,過程中反覆的討論,也曾經動員了他們的社團成員表達意見和心聲,一次又一次的改變整個架構。從原本簡單的問與答,發展出一本充滿怒意與挑釁的同志書。那時大環境不如現在的友善,還有那些年輕的同志們,也還沒有學會如何去表達,而我自己處在其間,真的想幫點忙,卻又害怕浮出檯面,搖擺在圈裡圈外的心情,竟是有幾分驚慌。原來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勇敢。 「其實剛開始,你是有誤解的……」這是多年之後,我那個第一代同志學生告訴我,我曾經是怎樣安慰他們,是可以等待渡過模糊期,也許可以恢復過來在選擇是不是可以接受喜歡異姓,才不會將異性隔絕在外,失去對一半人類的興趣。仔細回想起來自己也承認,要不是我對這些學生的疼愛,我恐怕也是將同性戀者當成非常人,棄他們於一旁。從發現生活中的熟人是同志這件事,幫助我來不及設防的打開接受的門戶,接著長年來不斷的接觸和認識圈裡的學生,從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,發現除了性傾向的不同外,每個同志的喜怒哀樂愛惡慾,都和大家一樣。這些發現和學習,決定了陪伴同志的成長,不覺中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。 這幾年來,我保持默默的陪著身邊來來去去的同志學生,他們需要一定程度的被保護和保密,我能做的除了給出時間外,就是要更緊的守住口風,不要不經意的讓還沒準備好的人,被強迫出櫃。還有就是安排介紹學長讓小學弟認識,讓他們在碰到困境實有適當的人可以發問。 以我是個老師的身分,我愛我的學生再怎麼深,都是有限的,可是我都花了好多年才學會如何完全接受並善待當事人。想想身為父母的人呢?要面對,好難啊!每個爸媽都是從骨頭、從每個細胞,像愛自己甚至更多的愛著子女,知道真相後,突然必須被迫看著孩子變成一個想像之外的骨肉,突然變成好像完全陌生的怪物,這真是一場醒過來還在繼續做的惡夢!越是保守越是規矩的父母,越是難以面對。因為在父母的時代,沒有人知道同志世界的存在是無可避免的,也是應該被允許的,那個時代,同性戀幾乎是沒有機會。 父母總是最後才被考慮告知的對象,這是個許多同志無奈的決定。因為,最難!所有的困難當中,要子女去冒著讓父母失望的風險,害怕讓父母收回對自己的疼愛,是所有同志的難。現在這本書卻提供許多成功的前例,鼓勵大家試試看。 對父母的難,卻是最放心不下當同志老了以後誰來照顧?這是最深的牽掛,一想到孩子要在老來孤苦無依,簡直讓人無法接受這樣心碎的結局。這也是我剛開始對同性戀者最大的擔憂,所幸我有機會從同志戀人的相處過程中,看到了曙光,因為那個世界裡,相愛是可能的,互相照顧也是存在的。想想,如果有一天,大家都已經相信同志是普通人,那麼大家也可以相信,他們自然會找到緣分深的人留在身邊互相扶持。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真的,都是經過無數分秒、年月的堆砌,一步一步的走過,有看得見的爭吵,有看不見的掙扎,淹滿了親子間的淚水,流出了一道道溝通的小河。看看,親愛的同志爸媽,這個世界不孤單啊!看著這許多親子間的奮鬥和扶持,會讓未來的路產生更多的可能和方式,從每個家庭往外拓展,知道的越多,就能接受的更多。 現在,看到這個議題被大環境認真的對待和討論,我們可以想像,是多少人的努力,是多少家庭的覺醒,才走出這些感人的故事、才開闢出這樣的路徑。 即使未來的路還漫長,相信環境會因為大家的努力,而更走向真正包容一切原本就存在的存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