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向原鄉 活像自己建中輔導室 陳清平老師 編按:本篇文章原為高一選組時所撰寫。正如文章所提,高中有兩個轉折點:轉組和選系。所以將本文作為生涯規劃的參考,有其適切性。 玫瑰與生涯規劃「一朵是玫瑰的玫瑰才是玫瑰」(A rose is rose is a rose)。 萬物都有一個天生的使命--完成原本的自己。玫瑰不會用天堂鳥的模樣完成自己,即使天堂鳥是七彩奪目的。當一個人能夠以自身原本的面目去生活的時候,生命自身的完成就是一種至高的樂趣與圓滿,並由此彰顯蘊藏於內在的生命目的與價值。 生涯規劃是高中生抉擇「自己的模樣」的一個關鍵,一如玫瑰要以玫瑰的模樣完成玫瑰本身。但是這層意義似乎經常被忽略,而認為人生只要生活平穩和富裕就是完美。這種求「安身」--追逐功名利祿而輕「立命」--完成生命原本的模樣,到頭來總令人唏噓人生一趟只是庸碌一場。因此生涯規劃勢必要先找到自我的真性--原本的我,並以這個「我」的模樣完成原本的自己,這樣才會像「玫瑰就是玫瑰」般地活出自己的模樣。 如其所是的自己與生涯規劃「如其所是的自己」就是真實的自己,自身原本的模樣。一朵如其所是的玫瑰才是玫瑰;同理,一個如其所是的自己才是自己。玫瑰依它的模樣長成玫瑰,我們可以從玫瑰的外觀知道它是玫瑰。然而我們卻無法從自己的外表看出「自己的模樣」,因此我們常忽略了依照「自己的模樣」尋找個人的生涯歸向,似乎也不太明瞭「為何要」和「要如何」找出自己的模樣,以及如何用「自己的模樣--如其所是的自己」去生涯規劃。因此本文將從下面各點探討這個問題:
職業原鄉與生涯規劃楔子:職業原鄉我們生長的地方,暱稱之「故鄉」。還有個成就自己的地方,且稱之「職業原鄉」。 坎坷的成長路,都為歸向職業原鄉。這兒…… 能舒展長才,展現生命價值;願為伊消瘦,釀造生命成就。 職業原鄉就是讓人如其所是的活出自己的模樣,職業原鄉就是讓人活出自己生命意義的地方。 編導自己的一生人世間恰似一個大舞台,人人都在自己的時空中,上演他的一生。 從出生到終老,有先有後,或者同時的扮演著子女、夫妻、父母、學生、工作者、休閒者、公民等角色,並自我編導自己的一生。於是…… 有人叱吒一世;有人庸碌平生。有人歡樂人生;有人悲情浮生。 你能兒戲此生嗎?生涯規劃就是疼惜自己,用心的編導自己的一生。 工作 ─ 生命共同體算算,人竟然為工作而花費了三、五十年的歲月。難道工作是為糊口謀生? 的確,許多人是為「討生活」而工作。奇妙的,工作也同時為人創造了一片生活的天地。 在這天地裹,工作祛除了人生的空虛、不安和無根的感覺。 人在工作中找到愛與隸屬感、尊嚴和自我實現。 但是,這種情形並非隨便發生的:它只在「工作」與「個人特質、人生理想和抱負」互相契合時纔存在。亦即「工作」與「自己的模樣」彼此契合時才能顯現生命的價值。 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找到成為自己生命共同體的「工作」。 工作決定生活方式選擇工作,其實就是選擇一種「生活方式」。因為工作會…… 決定人如何看待自己;評價自己、滿意自己……。決定收入;房子、車子、用品……。 決定生活圈子;朋友、同事、環境、休閒活動……。影響家庭生活;起居、作息、氣氛、婚姻……。 影響社會經濟地位;社交圈、聲望……。影響未來的退休生活。 看看,工作在……自身、友人和三親九戚的身上烙下怎樣的生活痕跡。 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舖排美滿無憾的生活方式。 生涯彩虹一道絢爛的彩虹,攬盡生涯全貌。 時間橫亙兩頭,年齡是刻度;成長、探索、建立、維持和衰退形成生命的五個階段。 各樣角色層現疊出於不同的光譜上,實行各個生命階段的發展任務。 自出世,每個人就開始彩繪自己的彩虹,而完成於終老。 有平淡黯然的,像是抑鬱平生。有鮮豔瑰麗的,像是得志一生。 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安排恰如其份的角色來嶄露光鮮的生涯彩虹圖。 尋根 ─ 個人的職業原鄉高中時期,正當生涯探索的階段。 也是首航大千職業世界,探尋自己的職業原鄉之時。宿命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原鄉。 那是個人的「能力、性向、性格、興趣及價值觀」構築出來的領地,也就是可以使自己的模樣展現出來,綻放生命花朵的地方。 人唯有返回自己的職業原鄉,纔能勝任愉快地享受工作的人生。 也唯有找到自己的職業原鄉,纔能做好「選組」、「選系」和「擇業」的決定。 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找到個人的職業原鄉。 教育與職業的配合職業是教育的承續,彼此因果牽連。 但是有人說:社會上不乏「學非所用」的人,又何須「學用合一」?想想…… 「十年寒窗」有多艱辛,到頭來卻忍心拋空,改從他行。 「做非所學」要從頭來過,體會他的萬般無奈嗎?再說…… 學土木的要成為歷史學家;唸文學的想躋身電機工程, 韶光逝者如斯,歲月怎堪蹉跎,再回頭容易嗎? 但是,為何偏偏就是有人「捨得」?只因人性中,有一股想藉由情有獨鍾的工作來實現自我--完成原本的自己的驅力使然,因此人並非隨遇而安的棲身於任何工作。 生涯規劃就是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,並透過教育與職業配合的計劃來實現自我。 工作世界地圖世上的工作上萬種,林林總總,好似散沙。 其實工作也具有「性向、興趣、性格及價值觀」等特性。性相近者,結緣成族,群聚一方。 例如在工作世界圖上:[請參考下面的大學科系圖] 與人有關的工作在西;向東走,人性漸泯,物性遞增,於是與物有關的工作居東。 用智創意的工作位南;朝北移,創思漸弱,強調治理,於是管事理財的工作座北。 如此,「人」、「物」為經,「用智」、「治事」成緯。 由東順時針環顧工作世界,只見工、理、藝、文、法、商,疆界分明。 萬般工作盡在「工作世界地圖」中。 而人人都有自己的「性向、興趣、性格及價值觀」等特性。 因此在工作世界的某處,原本就有某個人的職業原鄉。 生涯規劃就是要在「工作世界」中找到自己的職業原鄉。 迷離的歸鄉路鮭魚養精蓄銳於大海,到時候,都要溯洄故鄉完成宿命中的使命。 而人,學海苦讀,無非也是為了踏向職業原鄉的歸程。 雖然,人都渴望回到素昧平生的職業原鄉。可是,往往不知何處纔是自己的原鄉? 在無從找回失繫的原鄉之下,各有看法…… 別煩我 ─ I can't make up my mind. 別管了 ─ I know I should, but I just can't get with it. 聽你的 ─ If it's OK with you, it's OK with me. 闖了再說 ─ Decide now, think later. 跟著感覺走 ─ It feels right. 既來則安之 ─ Whatever will be, will be. 船到橋頭自然直 ─ I'll think about it tomorrow. 這都是不得已的話啊!只因原鄉迷離,不得其徑而入。 生涯規劃就是按圖索驥的找到歸鄉路。 流離失所 ─ 失落原鄉的人失去地平線的人,沒有判斷的依靠;看不出凸顯的興趣,說不出特別的偏好,現不出擅長的人;在工作世界中,是飄浮的人,也找不著職業原鄉。 失落原鄉的人,人生是黑白的;不在自己職業原鄉「發跡」的人,找不到自我,沒法完成自己的模樣;這時無論是學習或幹活,樣樣覺得不對勁;懷才不遇、怨天尤人、為五斗米折腰,是生活的情緒。 輾轉流離於工作世界中,總是憧憬著謎樣的原鄉。生涯規劃就是避免使自己淪為失落原鄉的人。 從原鄉傳來的呼喚從原鄉傳來的呼喚--歸來吧!原鄉人。 你的喜悅,你的榮耀,你的圓滿,都在這裹期待。 對高中生而言,尚在整裝待發的時候;那將如何回應原鄉傳來的呼喚? 且立足於「個人、資料、環境」這三寶鼎上;眺望工作世界,探索原鄉所在,設定求學方向。 要清楚地看到原鄉的風貌,那要有清晰的「個人、資料、環境」材料,纔能拼出自己的原鄉圖。 生涯規劃就是協助個人準備「個人、資料、環境」的材料,完成職業原鄉的拼圖。 高中 ─ 生涯的轉轍點鐵道上的轉轍器,決定火車的去路。高中時期有兩個生涯決定的轉轍點。 攤開科系地圖,可知…… 撥動「選組」的轉轍器,向東(物)是自然組;向西(人)為社會組。從此各奔西東,文理背道,注定了迥然不同的生涯前程。繼續行,有選系的轉轍點;去東北有工學院,朝東南是理、醫學院。向西北為商學院,走西南見藝、文學院,法、政在西。一旦鎖定了選系的轉轍器,就明確的走進了某一個校系,也確定了工作世界的終點站。 在時間的軌跡下,是從「類組」出發「選系」,在「校系」補給知識,到「工作世界」開拓人生。 但是,回到原鄉實現自我,是人生無悔的宿願。 因此,生涯抉擇的歷程,必須逆向的「從未來看回現在」。也就是;尋根在先,知道原鄉期待怎樣的學歷、專業知識的人;再看,從那些校系可以得到這些資源,並由此抉擇科系。當科系確定之後,根據聯招制度,其實並無選組的自由。 當心! 你還得--評估目前的學業成就,別把原鄉化做「海市蜃樓」。 生涯規劃就是探知原鄉所在,安排教育驛站。 若把人比做快艇,那麼-- 性向有如引擎,決定馬力的大小。 興趣有如船舵,決定航行的方向。 成就有如衝程,決定航程的遠近。 有正確的方向,航行才有目的, 有足夠的馬力,航行才能順暢, 有效能的衝程,目的才能抵達。 興趣量表與生涯規劃橫跨個人與原鄉的橋樑--大考中心興趣量表— 茫茫工作世界,那裹是職業原鄉? 幸而何倫先生(J.L.Holland)發現了一些祕密--
這小小的發現,巧妙的打開了走向原鄉的密門,亦即:如果能找出個人以及各種工作的類型,就能使彼此遇合,並從而完成自己的形式。大考中心興趣量表便是用來橫跨這兩者的橋樑;用量表找出個人的類型,然後對應到工作世界的某處。其實,工作世界圖和大學科系圖是彼此疊合的,因此用個人的類型也可以對應到大學的科系。 六個類型與生涯規劃「借問酒家何處是,牧童遙指杏花村」。 高一階段只是「選組」,因此只須知道杏花村(原鄉)裏有酒家。 進入村子之後,決定要上那個酒家(科系),可待二、三年級再仔細思量。 何處才是個人的職業原鄉(類組)?且看興趣量表上較高分的前三個類型, 第一類組:企業(E)、社會(S)、藝術(A)及事務(C)這四種類型中,有兩個以上出現在最前面的三個高分時,通常宜優先考慮選擇第一類組。 第二類組:實用型(R)和研究型(I)同時出現在最前面的三個高分時,通常偏向第二、三類組;但是要優先考慮自己的數理能力; 第三類組:研究型(I)、藝術型(A)和社會型(S)出現在前三項時,大都傾向三類組。 性向與生涯規劃鴨脛雖短,繼之則憂--腳短的正好划水;鶴脛雖長,斷之則悲--長腳的正好賽跑。 性向是指個人的擅長,和勝任與否有密切關係。性向的蠡測可自日常表現或性向測驗,日常的譬如:有音樂細胞、數理高手、某項競試代表等方面來認定;性向測驗的結果則從百分等級的高低來看,例如百分等級90表示在這個性向上的表現比90% 的人為優,表示個人的優勢。但是目前性向測驗的功能還不太彰顯,而可以肯定的是:百分等級80以上可算是上肆之材,90以上是優秀的資質。有過人的性向也只表示有雄厚的潛能,若不努力也是枉然。 又根據經驗顯示:數的能力、抽象推理、機械推理和空間關係四者之中,若有三項以上的百分等級低於50以下時,有多數的人學不好數理化,因此過去學數理「倍感吃力」的話,似乎不宜選擇二、三類組。 適性發展的意義就是照著自己的模樣發揮所長。 學業成就與生涯規劃成就是學習成果的標竿,通常以學業成績來衡量,是能力和努力的具體表現。 它是檢核是否能夠達成目標的具體指標。 如果性向測驗結果說是念數理有困難,但是數理成績並不差時,就要進一步確認性向測驗的可靠性了。反之,成績若是由廢寢忘食換得的,未來的路似會走得非常艱辛。 學業成就是學習經驗的鏡子,這鏡子可做為學習上鑑往知來的參考,也是檢驗性向的南針。 陶土與生涯規劃陶土是可塑的,但它也有本性。父母宜避免把孩子當做手中的陶土,隨意揉捏。 即使視孩子如陶土,孩子也有自己的模樣,唯有依著陶土的本質才能揉出蘊於內的原形。 父母能不重視孩子自己的模樣去生涯規劃嗎?
|